电气火灾因其突发性和破坏性,时刻威胁着生命财产安全。国家消防救援局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因电气原因引发的火灾占比高达21.2%。而在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背后,劣质电缆往往扮演着极易被忽视却致命的“隐形杀手”角色。它们潜伏在墙壁、吊顶或设备内部,一旦“发作”,后果不堪设想。如何识别这些危险隐患?掌握以下关键知识至关重要!
1.“瘦身”的芯线(导体截面积不足):
危害: 这是最常见也是最危险的缺陷。导体截面积小于国家标准(如GB/T 5023等),意味着电缆承载电流的能力严重缩水。当正常或稍大电流通过时,导体急剧发热,绝缘层加速老化甚至熔化,极易短路起火。
识别(需专业工具): 对于普通用户,购买时务必核对产品合格证或包装上明确标注的导体标称截面积(如1.5mm²、2.5mm²、4mm²等)。若条件允许,可请专业电工在断电安全情况下,剥开一小段线头,观察铜芯是否明显纤细、稀疏(多股线情况下),或使用游标卡尺测量单根导体直径进行估算(需对照标准值)。
2.“脆弱”的外衣(绝缘/护套材质差、厚度不达标):
危害: 劣质绝缘层可能采用回收料、劣质塑料,耐温等级低、机械强度差、易老化开裂。厚度不足则无法有效隔绝导体间及导体与外界的接触。一旦绝缘破损、变薄或高温软化,极易引发放电短路或漏电事故,成为起火点。
识别:
看外观与手感: 优质电缆绝缘层光滑、色泽均匀、质地柔韧有弹性。劣质品则可能表面粗糙、有颗粒感、色泽不均、僵硬易折或过于绵软。
试弯曲: 反复弯折一小段线(模拟布线或移动场景),优质线材不易出现明显白痕或开裂,劣质品则容易折伤、发白甚至破裂。
测厚度(专业): 电工可用专业仪器测量绝缘层厚度是否符合标准。
3.“伪装者”的标记(标识不清或虚假):
危害: 正规电缆必须清晰、持久地标识:制造商/品牌、型号规格(如ZR-BV 2.5mm²)、电压等级、执行标准(如GB/T 5023)、CCC强制认证标志、生产日期等。标识不清、易擦除、内容缺失或伪造(如假冒CCC标志),是劣质产品逃避监管、以次充好的典型特征。
识别: 最直观的方法! 仔细检查电缆外皮上的印刷标识:
是否字迹清晰、完整、不易擦掉?
是否包含上述所有关键信息?
CCC认证标志可通过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官网查询真伪。对标识模糊、不全或可疑的产品,坚决不购买!
4.“助燃剂”替代“防火墙”(阻燃性能不达标):
危害: 阻燃电缆(标识含“ZR”、“ZA/ZB/ZC”等)在火焰移开后应能自熄,阻止火势沿电缆蔓延。劣质品可能使用非阻燃材料或添加剂不足,遇火猛烈燃烧并释放大量有毒烟雾和熔滴,成为火灾的“加速器”。
识别(谨慎操作):
看标识: 明确要求购买带阻燃标识(ZR等)的电缆,并核实其真实性。
燃烧测试(仅限专业人员安全操作): 在严格安全条件下(如空旷无易燃物、备好灭火器),剪取一小段电缆绝缘层,用明火点燃后移开火源。真阻燃材料应很快熄灭,仅有少量白烟;劣质品则会持续燃烧,火焰大、黑烟浓,并可能滴落燃烧物。普通用户切勿自行测试!
渠道正规: 选择信誉良好的品牌专卖店、大型建材市场或授权经销商,避免来源不明的“三无”产品。
认准标识: 仔细核对并确认产品标识齐全、清晰,特别是CCC认证标志和型号规格。
索证查验: 要求查看产品的合格证、检测报告(尤其关注导体电阻、绝缘厚度、阻燃性等关键指标)。
感官初判: 结合前述方法,观察线体、绝缘层外观和手感。
专业施工: 聘请持证电工进行规范安装,避免因施工不当(如过度弯折、挤压)损伤电缆。
定期检查: 对老旧线路、大功率电器线路进行专业检查和维护,及时更换老化、破损电缆。
劣质电缆绝非小事,它是潜伏在电气系统中的致命隐患。掌握识别要点,坚持从正规渠道购买标识清晰、符合国标的优质线缆,并配合专业规范的安装维护,是防范电气火灾、守护生命财产安全不可逾越的安全防线。切莫因一时便宜或疏忽,让“隐形杀手”有机可乘!
青岛华强电缆是一家专注生产研发20年的电线电缆厂家,公司生产的华宇牌电线电缆各项性能均达到国际电工委员会和国家标准的要求,服务过上千家企业,上万个客户,主导产品有:铝合金电缆、交联电力电缆、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控制电缆、计算机电缆、矿物绝缘电缆、电气装备用电线电缆等多种型号电缆,还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加工定做需要的特种电缆。
顶部